为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,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,3月6日,学校举行“传承红色基因 铸魂时代新人”革命后代话初心红色故事报告会。报告会特别邀请开国中将赵镕之女赵京娅、中国首任核试验基地司令员张蕴钰之子张旅天作为主讲嘉宾,邀请开国大将张云逸之曾孙女张婧菲作为访谈主持人。校党委书记钱英伟,相关部门负责人,各学院党委副书记、团委书记、辅导员,退休老干部代表、青马班学员及学生代表500余人参加活动。报告会由校团委书记李苓主持。

报告会上,赵京娅老师讲述了自己和父亲的点滴故事,分享了父亲赵镕将军从爱国学生成为“红色簿记第一人”的人生经历。“五四运动”期间,赵镕将军在朱德的启发下,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,从此走上革命道路,先后参加了南昌起义、湘南起义,走上井冈山,从一个爱国青年成长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。他编纂了我军第一部《红军簿记学》并亲自授课,并在战争年代,为党和军队培养了300多名供给干部。赵镕将军一生始终把党的利益、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,他在弥留之际还写下了“熟悉昨天,珍惜今天,开拓未来”的遗言,勉励广大青年勿忘历史、勇毅前行。

张旅天老师以《有个地方叫马兰》为题,深情追忆了父亲张蕴钰等老一辈中国核事业建设者们的奋斗历程。从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1996年我国宣布暂停核试验,一代代民族精英、科技人才,无畏艰难,勇于创新,把功绩书写在大漠秘密的事业中,用信念挺起了中国的脊梁。作为我国核试验基地第一任司令员,张蕴钰与程开甲、林俊德等一众科学家和战士们为了祖国核事业舍小家为大家,一声令下奔赴戈壁,隐姓埋名数十载,只为国防事业发展而奋斗。他们用实际行动彰显了“艰苦奋斗干惊天动地事,无私奉献做隐姓埋名人”的马兰精神。

报告会现场,师生被赵镕、张蕴钰两位将军的事迹深深打动,台下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,不少师生流下感动的泪水。同学们纷纷表示,这是一次铸魂强志的思想洗礼,更是一场追寻初心使命的革命教育。作为辽工大青年,必将传承建立在辽沈战役配水池战斗遗址上大学的红色基因,不断增强历史责任感,勇担工业报国使命,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。(王晗 文/李刚 摄影)